【是铤而走险还是挺而走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铤而走险”和“挺而走险”这两个词语。它们的发音相似,字形也相近,但含义却大相径庭。很多人容易混淆这两个成语,甚至误用。那么,“铤而走险”和“挺而走险”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它们各自的含义又是什么?
一、成语解析
1. 铤而走险
- 出处: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 释义:铤,意思是快跑;走险,指逃向危险的地方。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在无路可走时,不得不冒险行动。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采取危险的行动。
- 感情色彩:中性偏负面,带有无奈和被迫的意味。
2. 挺而走险
- 出处:这个说法并非传统成语,而是现代人对“铤而走险”的误写或误读。
- 释义:从字面来看,“挺”意为挺直、站立,“走险”则同上。但从语义逻辑上讲,这个搭配并不通顺。
- 用法:不属于标准汉语成语,一般不建议使用。
- 感情色彩:属于错误用法,应避免使用。
二、总结对比
成语 | 正确性 | 含义解释 | 使用场景 | 情感色彩 |
铤而走险 | ✅ 正确 | 在无路可走时被迫冒险 | 描述被迫冒险行为 | 中性偏负面 |
挺而走险 | ❌ 错误 | 非标准成语,语义不通 | 不建议使用 | 错误用法 |
三、常见误区与建议
很多人误将“铤而走险”写作“挺而走险”,尤其是在口语中更为常见。这种错误可能源于发音相近或字形相似。为了避免误用,建议:
- 查阅权威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确认成语的正确写法。
- 注意语境:在正式写作或表达中,应使用规范的成语。
- 加强语言积累:通过阅读、学习,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结语
“铤而走险”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含义明确的成语,而“挺而走险”则是常见的误写。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我们应坚持使用正确的成语,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了解这些细微差别,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言素养,也能避免因用词不当而引发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