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Science杂志 > 宝藏问答 >

手不释卷典故及释义

2025-09-10 19:22:58

问题描述:

手不释卷典故及释义,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0 19:22:58

手不释卷典故及释义】“手不释卷”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专心致志地读书。这个成语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典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态度。

一、典故来源

“手不释卷”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故事讲述的是东吴名将吕蒙在孙权的劝导下开始认真读书,后来学识大增,令人刮目相看。文中提到:“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虽未直接出现“手不释卷”,但这一精神与“手不释卷”所表达的学习态度是一脉相承的。

后世在演绎中,逐渐将“手不释卷”作为形容一个人勤奋读书、不放下书本的成语广泛使用。

二、成语释义

词语 释义
手不释卷 指手中总是拿着书本,形容人非常爱读书、勤于学习。

三、用法与例句

- 用法:多用于褒义,形容人勤奋好学、专注阅读。

- 例句:

- 他从小手不释卷,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 老师称赞她手不释卷,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四、延伸理解

“手不释卷”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在现代社会,尽管信息获取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但“手不释卷”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五、总结

内容 说明
成语名称 手不释卷
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含义 形容人勤奋读书,不放下书本
用法 多用于褒义,表示学习态度积极
精神内涵 强调持续学习与求知精神

通过了解“手不释卷”的典故与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学习的重视,并在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不断学习的习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