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聒不舍的意思及成语故事】“强聒不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或做事过于执着,即使对方已经表示不耐烦或不愿意听,仍然不停地重复、唠叨。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强调的是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态度。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强聒 | 强行地、固执地说话 |
不舍 | 不停止、不停止 |
整体意思:指人不顾他人感受,反复地、固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要求,即使对方已经明确表示不想听。
二、成语来源
“强聒不舍”出自《庄子·德充符》。原文如下:
>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这段话原本讲的是自然界的风声,后来被引申为一种不合时宜的言语行为。后世文人借用“强聒不舍”来形容那些不懂分寸、执意言说的人。
不过,更常见的是将“强聒不舍”与《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的批评联系起来。例如,孔子曾批评弟子子路“强聒而不舍”,意指他说话过于急躁、不给别人思考和反应的空间。
三、成语用法
- 褒义用法:较少见,有时用于形容坚持真理、不轻易放弃的人。
- 贬义用法:多用于批评一个人说话没有分寸,不顾他人感受。
例句:
- 他总是强聒不舍,让人难以忍受。
- 老师提醒了多次,他还是强聒不舍地重复同样的问题。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咬定青山不放松、喋喋不休、絮絮叨叨 |
反义词 | 适可而止、知趣而退、明辨是非 |
五、总结
“强聒不舍”是一个带有批评意味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交流中缺乏分寸感,一味地坚持己见,不顾他人感受。虽然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体现一种执着精神,但在日常生活中更多是被用来劝诫人们要懂得倾听和适时停止。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强聒不舍 |
拼音 | qiǎng guō bù shě |
出处 | 《庄子·德充符》、《论语》 |
含义 | 固执地说话,不停止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喋喋不休、咬定青山不放松 |
反义词 | 适可而止、知趣而退 |
通过了解“强聒不舍”的含义和出处,我们可以在实际交流中更加注意语言的分寸与方式,避免因“强聒不舍”而影响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