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过后西湖好的全诗】一、
《群芳过后西湖好》是宋代词人欧阳修所作的一首词,出自《六一居士集》,原题为《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这首词描绘了春日过后西湖的宁静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人生淡泊的感悟。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比“群芳”与“西湖”的不同状态,突出了西湖在花落之后依旧美丽的独特魅力。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闲适自得的心境。
以下是对该词的原文、作者、创作背景及内容分析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名 |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
作者 |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
创作背景 | 此词写于欧阳修晚年退隐之时,表达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人生淡泊之情。 |
原文 |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酒盏拾来,不管风和雨。 |
天气晴明,游人如织。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 |
云树堤沙,渐觉天阔。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
注释 | - “群芳过后”:指春天过去,百花凋谢。 - “狼籍残红”:形容花瓣零落满地。 - “酒盏拾来”:饮酒赏景,不拘小节。 - “天阔”:天空辽阔,心境开阔。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
后世影响 | 成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常被用于教学与文学研究中。 |
三、结语
《群芳过后西湖好》不仅是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词,更是一首寄托情怀、抒发胸臆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在繁华之后,依然有静谧之美;在喧嚣之中,也有内心的安宁。欧阳修以其细腻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动人的西湖画卷,也留下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