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高百尺的危楼啥意思】“危楼高百尺”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诗描绘了山寺中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仿佛伸手就能摘到星星,令人惊叹不已。
那么,“危楼”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总结和分析。
一、字面解释
词语 | 含义 | 解释 |
危楼 | 危险的高楼 / 高耸的楼 | “危”在这里并非指危险,而是形容楼高耸入云,有“高”的意思;“楼”即建筑物 |
二、文学意境
在古诗中,“危楼”常用来形容高耸的建筑,尤其是位于山间或高处的楼阁,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诗意氛围。它不仅表现了建筑的高大,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建筑之间关系的思考。
- 高耸入云:如“高百尺”,夸张地表现楼的高度。
- 接近天际:诗人想象自己可以“摘星辰”,体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 敬畏自然:最后一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表现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三、常见误解
很多人会误以为“危楼”是指“危险的楼房”,但其实这是对“危”字的误读。在古代汉语中,“危”有“高”的意思,而非“危险”。类似的用法还有“危峰”、“危崖”等,都是形容高而险峻的地形。
四、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危楼”有时确实被用来指代“危险的楼房”,尤其是在描述老旧、结构不稳的建筑时。例如:
> 这栋危楼随时可能倒塌,居民应尽快撤离。
但在古典诗词中,“危楼”更多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用于表达高耸、壮丽的景象。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李白《夜宿山寺》 |
字面含义 | 高耸的楼 |
文学意义 | 表现高大、壮丽的意境,体现对自然的敬畏 |
常见误解 | 认为“危楼”是“危险的楼” |
现代用法 | 可指“危险的楼房” |
古代用法 | 多指高耸的楼阁,象征崇高与壮观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危楼高百尺”的“危楼”并不是指“危险的楼”,而是形容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这种表达方式在古诗中十分常见,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