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疾病概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是一种急性血管性疾病,主要由于血栓或栓子阻塞肠系膜上动脉,导致肠道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肠缺血、坏死甚至危及生命。该病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疾病概述
肠系膜上动脉是供应小肠和部分大肠的重要血管,其栓塞可导致肠道缺血性损伤。栓塞来源多为心源性(如房颤患者的心脏附壁血栓),也可来自其他部位的血栓脱落。该病在临床上较少见,但病情发展迅速,常需紧急处理。
二、病因与诱因
因素 | 说明 |
心源性栓子 | 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后附壁血栓等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 | 常见于老年患者 |
血管内手术后 | 如心脏手术、血管介入术后 |
高凝状态 | 如肿瘤、口服避孕药、妊娠等 |
其他 | 如外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
三、临床表现
症状 | 描述 |
腹痛 | 突发剧烈腹痛,常位于脐周或上腹部,持续不缓解 |
恶心呕吐 | 常伴恶心、呕吐,早期可能无便血 |
腹胀 | 肠道缺血导致肠蠕动减弱,出现腹胀 |
腹部压痛 | 腹部检查可有明显压痛,但早期可能无明显肌紧张 |
便血 | 后期可能出现血便或黑便 |
休克 | 严重缺血可引起低血压、休克 |
四、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影像学检查 | CT血管造影(CTA)是最常用的确诊手段 |
超声检查 | 可用于初步评估血流情况 |
实验室检查 | 如乳酸升高、白细胞增多提示组织缺血 |
临床评估 | 结合病史、症状和体征综合判断 |
五、治疗原则
类型 | 内容 |
急性期治疗 | 早期抗凝、补液、维持血压,必要时手术取栓 |
手术治疗 | 如肠坏死严重,需行肠切除或血管重建 |
支持治疗 | 包括营养支持、抗生素使用、预防并发症等 |
长期管理 | 控制基础疾病,如控制心律失常、抗凝治疗等 |
六、预后与预防
- 预后: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治疗则可能导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 预防:
- 控制心源性栓塞风险,如房颤患者规范抗凝治疗;
- 积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 避免高凝状态相关因素;
- 对于有栓塞史者,定期随访监测。
七、总结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急性、严重的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及时识别危险因素、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结合影像学与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