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Science杂志 > 宝藏问答 >

三寸不烂之舌是谁

2025-09-20 03:04:01

问题描述:

三寸不烂之舌是谁,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03:04:01

三寸不烂之舌是谁】“三寸不烂之舌”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能言善辩、口才极佳。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原文是:“毛遂曰:‘臣闻之,‘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后来演变为“三寸不烂之舌”,用来赞美那些能用言语解决问题、说服他人的人。

虽然“三寸不烂之舌”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人,但在历史和文学中,有许多人物因其卓越的口才而被后人称为“三寸不烂之舌”的代表。以下是一些与“三寸不烂之舌”相关的人物及其特点总结:

一、

“三寸不烂之舌”并非指具体某个人,而是对善于言辞、能言善辩者的统称。在历史上,许多政治家、谋士、外交家都因出色的口才而被后人赞誉为“三寸不烂之舌”的典范。这些人物通常具备敏锐的洞察力、逻辑清晰的表达能力和强大的说服力,能够通过语言影响他人、改变局势。

在现代语境中,“三寸不烂之舌”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在辩论、演讲、谈判等场合表现突出的人。它不仅是对语言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智慧和策略的肯定。

二、相关人物对比表

人物 朝代 身份 特点 与“三寸不烂之舌”的关系
毛遂 战国 谋士 善辩、果断 典型代表,以“三寸之舌”闻名
苏秦 战国 纵横家 说客、合纵连横 口才出众,游说六国
张仪 战国 纵横家 雄辩、权谋 以巧言说服各国,影响局势
诸葛亮 三国 军师 机智、雄辩 在《隆中对》中展现卓越口才
诸葛亮(出使东吴) 三国 外交家 善于应对、言辞犀利 在《舌战群儒》中表现非凡
邹忌 战国 政治家 善于讽谏 以比喻劝谏齐王,体现高超口才
唐雎 战国 使者 刚正不阿、敢于抗争 在《唐雎不辱使命》中展现勇气与口才

三、结语

“三寸不烂之舌”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智慧与能力的象征。它强调的是语言的力量,以及在复杂环境中通过沟通达成目标的重要性。无论是古代的谋士还是现代的领袖,拥有良好的口才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因此,“三寸不烂之舌”不仅是对语言技巧的赞美,更是对智慧与策略的肯定。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