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东隅失之桑榆意思】“得之东隅,失之桑榆”是一句出自《后汉书·冯异传》的成语,原意是指在东方得到了某样东西,却在西方失去了另一样东西。后来,这句成语被引申为:虽然在某一方面有所收获,但在另一方面却可能遭受损失,强调事物的得失往往并存。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得之东隅,失之桑榆 |
出处 | 《后汉书·冯异传》 |
原意 | 在东边得到,在西边失去 |
引申义 | 有得必有失,得与失是相对的 |
使用场景 | 描述事物的平衡关系,或对得失的客观看待 |
二、详细解释
“得之东隅,失之桑榆”中的“东隅”和“桑榆”分别指东方和西方,古人常以日出为东,日落为西,因此“东隅”象征早晨、开始,“桑榆”象征傍晚、结束。这句话原本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战场上,虽有斩获,但也有损失。
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人生哲理,说明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获得某些东西,同时也会失去其他东西。比如,一个人为了事业成功,可能牺牲了家庭时间;为了财富积累,可能失去了健康或人际关系。
三、使用示例
1. 工作与生活
小李为了升职加薪,加班加点,结果忽略了陪伴家人,可以说是“得之东隅,失之桑榆”。
2. 投资理财
某人通过股票赚了钱,但因为投资失误,又亏掉了不少,这就是“得之东隅,失之桑榆”的体现。
3. 学习与娱乐
学生为了考试成绩好,牺牲了周末的娱乐时间,也是典型的“得之东隅,失之桑榆”。
四、成语启示
- 得失并存: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得与失,每一项选择都伴随着代价。
- 理性看待:面对得失时,应保持冷静,不因一时的得而得意忘形,也不因一时的失而灰心丧气。
- 权衡取舍:在做决定时,要综合考虑利弊,避免盲目追求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重要部分。
五、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之东隅,失之桑榆 |
含义 | 有得必有失,得与失相互关联 |
出处 | 《后汉书·冯异传》 |
引申义 | 人生中得与失的辩证关系 |
使用场景 | 工作、生活、投资等多领域 |
启示 | 理性看待得失,权衡取舍 |
通过理解“得之东隅,失之桑榆”,我们能够更清醒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与变化,学会在得与失之间找到平衡,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