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翅雀简单介绍】金翅雀是一种常见于亚洲地区的鸟类,因其鲜艳的羽毛和悦耳的鸣叫声而受到许多鸟类爱好者的喜爱。它们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对金翅雀的基本介绍。
一、
金翅雀(学名:Serinus thibetanus),又称黄雀、金翅鸟,属于雀科鸟类,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等地。其体型较小,体长约为12-14厘米,体重约15-20克。金翅雀以种子为主食,偶尔也会吃昆虫。它们通常栖息在低山丘陵、灌木丛或农田附近,喜欢群居,叫声清脆悦耳。
金翅雀在民间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也常被作为宠物饲养。但由于其野生种群受到一定威胁,部分地区已将其列为保护动物。因此,在捕捉或饲养时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金翅雀基本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金翅雀 |
学名 | Serinus thibetanus |
英文名 | Yellow-billed Bunting / Golden-fronted Bunting |
分类 | 鸟纲、雀形目、雀科 |
体型 | 体长12-14厘米,体重15-20克 |
外貌特征 | 头部及胸部呈黄色,背部为绿色或褐色,翅膀有黑色斑点 |
栖息环境 | 低山丘陵、灌木丛、农田、公园等开阔地带 |
食性 | 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偶尔捕食昆虫 |
繁殖习性 | 一般在春季繁殖,巢多筑于灌木或矮树上 |
声音特点 | 叫声清脆悦耳,鸣叫节奏感强 |
保护状况 | 部分地区受保护,需注意合法饲养 |
如需进一步了解金翅雀的生态习性、饲养方法或保护现状,可参考相关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发布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