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价而沽意思解释】“待价而沽”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子张》:“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原意是指把美玉收藏起来,等待一个好价钱再卖出去。后用来比喻人有才能但不急于出仕或出售,而是等待合适的时机和条件。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待价而沽 |
拼音 | dài jià ér gū |
出处 | 《论语·子张》 |
本义 | 把美玉收藏起来,等待高价卖出 |
引申义 | 有才能但不急于表现或出售,等待合适时机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等待更好的机会或更高的价值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褒义(强调等待与选择)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职场 | 他能力强,但不想随便跳槽,想等一个更好的平台。——这就是“待价而沽”。 |
商业 | 这件古董一直没出手,是因为他觉得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这也是“待价而沽”。 |
个人发展 | 她一直在提升自己,等到机会成熟再进入市场。——这也可以称为“待价而沽”。 |
三、常见误区
误区 | 正确理解 |
认为是贬义词 | 实际上多为中性或褒义,强调选择与等待 |
误用为“急功近利” | “待价而沽”强调的是耐心和择机,而非急于求成 |
与“坐等”混淆 | “待价而沽”含有主动准备的意味,不同于单纯的“坐等”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等价而售、择木而栖、静待时机 |
反义词 | 马上出手、见机行事、急于求成 |
五、总结
“待价而沽”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更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机会时,不应盲目行动,而应冷静判断、谨慎选择。无论是职场、商业还是个人成长,“待价而沽”都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