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动脉瘤是怎么回事】假性动脉瘤是一种血管疾病,通常发生在动脉壁受损后,血液在血管外形成一个囊状结构。与真性动脉瘤不同,假性动脉瘤的壁并非由完整的血管组织构成,而是由周围组织包裹形成的血肿。它多发于创伤或手术后,常见于四肢、颈部及腹部等部位。
以下是关于假性动脉瘤的基本信息总结:
一、基本概念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血管壁受损后,血液在血管外形成的囊状结构,由周围组织包裹 |
类型 | 假性动脉瘤(非真性) |
发生原因 | 创伤、穿刺、手术、感染、血管炎等 |
常见部位 | 四肢动脉、颈动脉、腹主动脉等 |
二、病因与诱因
病因 | 说明 |
创伤 | 如车祸、跌倒、刺伤等导致血管破裂 |
医疗操作 | 如动脉穿刺、导管置入、手术等 |
感染 | 感染可破坏血管壁完整性 |
血管病变 | 如动脉硬化、血管炎等 |
三、临床表现
症状 | 描述 |
肿块 | 局部出现搏动性肿块,可能随心跳跳动 |
疼痛 | 部分患者有局部疼痛或压痛 |
功能障碍 | 若压迫神经或血管,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无力 |
出血 | 突然破裂可能导致大出血 |
四、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超声检查 | 快速、无创,常用于初步筛查 |
CT血管造影 | 明确病变范围和血管关系 |
MRI |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适合复杂病例 |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金标准,用于术前评估 |
五、治疗方式
治疗方式 | 说明 |
观察随访 | 小而稳定的假性动脉瘤可定期观察 |
药物治疗 | 控制血压、抗凝等辅助治疗 |
手术治疗 | 包括结扎、修补、支架植入等 |
介入治疗 | 如血管内封堵术、球囊扩张等 |
六、预防与注意事项
建议 | 说明 |
避免外伤 | 特别是头部、四肢等易受伤部位 |
注意医疗操作安全 | 如动脉穿刺时应规范操作 |
定期体检 | 早期发现血管异常 |
控制基础病 |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影响血管健康 |
总结
假性动脉瘤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如破裂出血、组织缺血等。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是关键。对于有相关病史或高风险人群,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血管健康检查。